周五,日元在亚洲市场进一步下跌,兑美元连续第三天下跌,跌至四个月来的最低水平。日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50日元的关键心理关口,接近2025年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日本当局对近期外汇走势表示担忧,尽管日本央行行长上田和夫淡化了日元汇率对通胀预期的直接影响。
与此同时,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前,美元兑一篮子全球货币继续走强,这可能为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提供进一步线索。
价格概览
• 美元/日元上涨 0.15% 至 150.92 日元,为 3 月 28 日以来的最高水平,盘中一度触及 150.60 日元的低点,而开盘价为 150.72 日元。
• 周四,由于美国个人消费支出 (PCE) 通胀数据强于预期,日元兑美元下跌 0.85%。
• 7 月份,日元兑美元下跌 4.8%,为 2025 年以来最差月度表现,也是自 2024 年 12 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原因是对日元作为避险货币的需求减弱、美国贸易谈判取得进展,以及执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失败后日本的政治不确定性。
每周表现
截至今日当周,日元兑美元下跌约 2.2%,有望录得本月第三周下跌,并创下自 2024 年 12 月初以来 2025 年最严重的单周跌幅。
日本银行
• 正如预期,日本央行周四维持其政策不变,连续第四次维持利率在0.50%——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 日本央行在其政策声明中表示,如果经济和价格状况符合预测,它将考虑加息。
• 央行将2025财年核心CPI预测从2.2%上调至2.7%,将2026财年预期从1.8%调整至1.7%,并将2027财年预测从1.9%上调至2.0%。
• 上田知事表示,最近达成的美日贸易协定在减少不确定性和支持经济稳定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 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在9月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50%。投资者正在等待日本进一步公布通胀、就业和薪资数据,以重新评估经济前景。
日本当局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重申了对近期外汇波动的担忧,尤其是在日元跌至四个月低点之后。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强调了保持汇率稳定、反映基本面的重要性,并警告称,汇率波动可能受到投机性因素的影响。
日本央行行长上田周四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当前的汇率水平不太可能对通胀预测产生重大的直接影响。
美元
美元指数周五上涨0.1%,至100.15,连续第七次上涨,创下两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反映出美元兑主要货币继续走强。
此次上涨的背景是,美国经济衰退担忧逐渐消退,受到近期与日本和欧盟达成的贸易协定的提振,且强劲的经济数据和美联储的强硬立场打压市场情绪,9 月份降息预期减弱。
投资者目前关注的是今天晚些时候发布的美国七月份就业报告,这是美联储即将做出政策决定的关键指标。
Economies.com 展望
• Economies.com 预计日元兑美元将继续承压,尤其是如果即将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超出市场预期。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设定的敲定新贸易协定的最后期限临近,由于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减弱,大多数主要加密货币周四下跌。
美国政府数据显示,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6月份同比保持稳定在2.8%。
补充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就业成本指数上涨0.9%,超过预期的0.8%。
与此同时,截至7月26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仅增加1,000人,至21.8万人,而前一周未经修正的数字为21.7万人。分析师此前预计该数字将升至22.2万人。
投资者目前正在等待周五的非农就业报告,以进一步明确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前景。
市场还在密切关注特朗普总统设定的8月1日最后期限,即在征收新关税之前完成贸易谈判。
今天早些时候,特朗普总统宣布与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希因鲍姆达成协议,将贸易谈判期限再延长 90 天,理由是两国正在进行的谈判十分复杂。
周三,特朗普针对铜进口以及来自巴西和韩国的商品发布了一系列与关税相关的决定,此时距离美国提高关税的 8 月 1 日最后期限仅一步之遥。
以太坊
截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21:08,CoinMarketCap 上的以太坊 (ETH) 下跌 1.3%,至 3,725.8 美元。
尽管全球经济出现变化,且区域开采和精炼面临挑战,但铝价格依然表现强劲。
7月25日,伦敦金属交易所铝价攀升至四个月高点,当周收盘价为每吨2656.5美元和2657美元,上涨10.5美元,涨幅0.39%。据报道,此次上涨主要受对中国需求重燃的乐观情绪以及全球供应紧张压力的推动。
同日,三个月期铝买卖价分别上涨7.5美元/吨(涨幅0.28%),达到2,655.5美元/吨和2,656美元/吨。随后一周,现货铝价格报收于2,635.85美元/吨,较近期高点略有回落。尽管如此,由于供应受限以及主要经济体基础设施项目需求复苏,铝价仍保持相对高位。
价格变动的关键驱动因素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当前铝价上涨归因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的产量上限政策。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但其年产量已接近4500万吨的上限——这项政策旨在控制碳排放。这导致人们预期下半年铝产量将下降。
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快速增长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也是关键的稳定因素。与此同时,欧盟正在加大对国防制造业的投资,刺激了对铝等工业金属的需求。对主要铝出口国俄罗斯的持续制裁进一步限制了欧洲市场的供应。
其他影响因素包括:
- 由于铝冶炼需要大量电力,导致能源成本上升。
- 贸易中断,包括不断升级的关税正在重塑全球铝的流动。
- 供应链波动和基础设施项目需求增加。
关税政策对生产者的影响
在北美,关税政策——尤其是232条款——持续重塑美国铝行业的格局。报告显示,尽管美国国内铝产量依然强劲,但铝供应日益依赖进口,尤其是来自加拿大和中东国家的进口。
今年6月,美国将232条款关税翻倍至50%,令整个行业受到冲击,引发了重大成本转移,迫使生产商调整供应策略。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面临压力,但生产商还是设法迅速适应了形势。
例如,受关税上调影响的生产商之一美国铝业公司(Alcoa)已将加拿大的出口转向欧洲和亚洲,同时剥离了非核心资产。与此同时,严重依赖加拿大对美出口的力拓集团(Rio Tinto)今年上半年的关税成本高达3.21亿美元。该公司约有72.3万吨铝出口到美国,这大大增加了成本负担。
铝市场展望
行业领袖警告称,长期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抑制全球铝消费,并抑制行业增长。虽然一些公司受益于短期区域供应短缺,但许多公司正在为关税持续存在带来的更深层次的结构性转变做准备。其他一些公司正在积极游说获得豁免。
不过,短期内仍有一些积极指标支撑市场。北京宣布了一项耗资1.2万亿元人民币的水电大坝项目,表明政府有意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刺激经济。预计该项目将提振建筑、能源和交通运输行业的铝需求。
然而,中国(尤其是云南和内蒙古等省份)实施的严格能源消费政策导致产量减少,进一步收紧全球供应并加剧价格波动。
在这些动荡之中,印度正崛起成为一个新的增长市场。凭借丰富的铝土矿储量和不断扩张的下游产业,印度铝行业持续增长。分析师预测,受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业活动增长的推动,未来几年印度国内铝需求将大幅增长。
受关键经济数据发布和微软财报推动科技股上涨的影响,美国股市在周四交易时段上涨。
政府数据显示,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6月份同比稳定在2.8%。
另有报告显示,美国第二季度就业成本指数上涨0.9%,超过预期的0.8%。
与此同时,截至7月26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仅增加1000人,至21.8万人,高于前一周未经修正的21.7万人。分析师此前预计初请失业金人数将升至22.2万人。
在微软和 Meta Platforms 公布 2025 年第二季度强劲的收入和收益后,纳斯达克和标准普尔 500 指数均创下新高。
截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16:2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 0.3%(156 点),至 44,305 点,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涨 0.2%(11 点),至 6,374 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 0.5%(109 点),至 21,239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