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 金子 | BITCOIN | EUR/USD | GBP/USD

谁控制芯片谁就控制世界:硅谷冷战

Economies.com
2025-11-25 17:26PM UTC

二十一世纪的大国竞争不再发生在战场或石油市场,而是在半导体的微观电路中展开。这些曾经被视为消费电子产品隐形支柱的元件,如今已成为当今全球地缘政治分化的前线。最初由关税引发的贸易争端,已经演变成一场更为严峻的局面:一场围绕着一个体积虽小却战略价值巨大的元件——半导体芯片——展开的全面技术战争。正如俗语所说,“谁控制了芯片,谁就控制了世界”。这里的“控制”意味着掌握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全球供应链和先进武器的未来钥匙。从电视遥控器到卫星,硅芯片无处不在。

问题在于,华盛顿将中国的科技崛起视为对美国地位的生存威胁,而北京则将美国的关税视为试图在其崛起之初就将其扼杀。如今,每一项出口禁令、每一项补贴计划、每一项市场限制都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震荡,将盟友和竞争对手都卷入这场半导体竞赛。这并非简单的贸易争端,而是一场复杂的博弈,它将决定谁将主导未来的全球秩序:是拥有技术优势的美国,还是雄心勃勃、力求自给自足的中国。这场博弈的利害关系空前重大——它关乎全球霸权的掌控。

这场竞争始于2018年,当时华盛顿指责北京窃取知识产权和进行不公平贸易行为。这些指控引发了一场贸易战,震动了全球市场,最终演变成一场更具战略意义的冲突:半导体战争。中国的观点深受其所谓的“百年屈辱”的影响,认为外国压力是又一次试图使其在技术上落后——因此,芯片制造既是其政治目标,也是其战略终点。

台湾问题又增添了一层紧张局势。台湾是全球先进半导体的主要生产地,也是台积电的总部所在地,这使其既是战略要地,也是潜在的冲突爆发点。美国声称支持台湾是为了维护其技术优势,而中国的目标则远不止于此:实现统一并打破美国的控制。因此,“硅谷之战”与世界上一些最危险的地缘政治冲突点息息相关。芯片不再仅仅是零部件,而是权力的工具。美中两国不再仅仅是竞争对手,而是陷入了一场没有炸弹和导弹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战场是供应链和微电路。

芯片产业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掌控整个生产流程。美国在设计和软件领域领先;台湾和韩国主导着先进制造;荷兰提供关键的光刻设备;日本提供专用材料。中国在最尖端的领域仍然落后。美国或台湾的任何中断都可能瘫痪整个产业,使半导体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咽喉要道之一。其影响远不止于经济层面:芯片为无人机、高超音速导弹和现代战争工具提供动力。美国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切断中国获取最先进技术的渠道,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残酷的现实是:下一场全球战争或许并非由坦克或核武器引发,而是由半导体主导。谁赢得了芯片之战,不仅将掌控技术,还将掌控新全球秩序的规则。硅如今被视为21世纪的新石油、新钢铁,甚至是新火药。

美国将芯片战争视为本世纪争夺霸权的关键,因此半导体已从商业领域跃升至战略领域。它们不再被视为消费品,而是影响力武器。华盛顿希望维护其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而在数字时代,半导体是其最锋利的武器。其战略包含两条路径:遏制中国的技术进步,并建立盟友堡垒以捍卫美国的领先地位。这包括禁止华为和中芯国际等公司,将中国科技公司列入黑名单,以及限制先进的极紫外(EUV)和深紫外(DUV)光刻设备。

2022 年的《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超过 500 亿美元的补贴——凸显了硅产业如今已关乎国家安全,而非仅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美国已成功将其盟友——日本、荷兰、韩国和台湾——纳入这一硅产业联盟,并利用它们来推行其政策。台积电决定在亚利桑那州建厂并非仅仅出于经济考量,更是一项旨在巩固美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影响力的地缘政治举措。

现实主义者认为,这种联盟并非合作,而是为了生存而结盟。美国正在划定新的冷战界限,以决定谁领导谁跟随。将半导体武器化远非自由市场竞争所能涵盖;它关乎在一个科技至上的体系中维护自身主导地位。美国希望阻止中国实现与西方的平等;而中国则将美国的每一次禁令或制裁都视为其漫长屈辱历史中的又一章节。对北京而言,半导体是国家生存的核心。“中国制造2025”和巨额国家补贴正是这一使命的一部分。中国正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硅的研发、设计和制造,并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工程师,以实现一个目标:摆脱对西方的依赖。

然而,中国仍然深陷现实主义者所谓的“技术依赖陷阱”。它能够设计芯片,但仍然依赖荷兰的光刻技术、台湾的制造业和美国的软件工具。中国正在攀登一座技术高峰,而美国却不断移除台阶。对北京而言,打破美国对技术的掌控是国家复兴的根本。对习近平而言,半导体不仅仅是经济驱动力,更是主权工具。在一个技术即战场的时代,输掉芯片战争意味着新一轮的“百年耻辱”,而接受中国与中国平起平坐则意味着美国放弃其全球领导地位。这两种结果都不可接受。这是一场生死之战,而非经济竞争。

这场冲突已不再局限于美中之间,它正在重塑整个世界秩序。两个科技世界正在崛起:一个建立在美国芯片和西方供应链之上,另一个则与中国快速发展的生态系统紧密相连。盟友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台湾生产着全球90%的尖端芯片,如今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也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索。韩国正处于十字路口,一方面是与华盛顿的安全联盟,另一方面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荷兰在被迫阻止ASML向中国出售先进光刻设备后,其产业沦为美国战略的工具。欧盟不愿选边站队,正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自身的芯片产业——在这个科技已成为新型核武器的世界里,欧盟不愿落后。

但全球经济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供应链分裂意味着成本上升、工厂冗余和创新放缓。发展中国家将被迫加入其中一方阵营——这场战争并非由它们挑起,而是强加于它们的。全球经济将在未来数年内持续动荡。

现实主义者会说,这种演变在大国竞争中是自然而然的,但其利害关系远比这危险得多。如果说二十世纪是“石油战争”时代,那么二十一世纪将是“硅战争”时代。不同之处在于,石油分布广泛,而芯片的生产却依赖于少数几个关键节点,这使得全球经济脆弱不堪,极易受到冲突的影响。半导体战争不仅仅是一场经济战争,它更是一颗地缘政治定时炸弹。

结论:

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军队对抗,而是一场更为复杂的博弈,它与全球经济的命脉息息相关。美国每一项限制措施都会增强中国的决心;中国每一项追求自给自足的努力都会加剧华盛顿对失去主导地位的担忧——从而形成一个无休止的升级循环。这场竞争无法像以往的贸易争端那样通过外交或妥协来解决,因为技术已成为权力的本质。然而,在追求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华盛顿和北京最终可能会削弱各自经济赖以生存的全球体系。

历史将会铭记二十一世纪的“硅谷冷战”,它不是创新的时代,而是瓦解世界秩序的力量。

钯金价格小幅下跌,美元因美联储利率前景而走软。

Economies.com
2025-11-25 15:54PM UTC

尽管美元走软,且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下个月的会议上降息,但钯金价格周二仍出现下滑。

瑞银将所有时间段内的钯金价格预期上调了每盎司 50 美元,理由是预计市场明年仍将保持轻微的供应短缺。

该银行指出,尽管与年初相比,钯金期权市场情绪已趋于中性,但仍保持略微乐观的态度。

目前,1个月至6个月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偏差在1.8%至2.4%之间,低于今年早些时候3.4%至9.1%的峰值。

瑞银补充说,此前从 2024 年 11 月初到 2025 年 1 月下旬的乐观情绪激增,主要是由于担心可能对俄罗斯钯金出口实施新的制裁。

俄罗斯约占全球矿产供应量的 40%,但随着俄罗斯金属继续流入国际市场,人们对供应中断的担忧有所缓解。

短期价格波动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商务部对关键矿产展开的232条款调查的结果,以及矿业公司Sibanye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提交的反倾销申请。市场参与者正等待政府决定是否对钯金进口征收关税。

尽管瑞银上调了钯金的目标价格,但瑞银表示,其他贵金属的上涨潜力比钯金更大,即便钯金市场预计到 2026 年仍将保持小幅供应短缺。

与此同时,截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15:42,美元指数下跌 0.4% 至 99.7 点,此前该指数在 100.2 点至 99.7 点之间波动。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15:43,12 月交割的钯金期货价格下跌 0.8%,至每盎司 1393.5 美元。

受对美国降息的谨慎乐观情绪提振,比特币价格上涨。

Economies.com
2025-11-25 14:03PM UTC

周二,比特币上涨,延续了近期跌势的反弹,原因是市场对美联储12月可能降息的预期增强,提振了风险敏感型资产。

不过,这波涨势似乎正在失去动力,在经历了 10 月和 11 月初的暴跌之后,投资者对加密货币市场仍然保持高度谨慎。

山寨币周二涨幅强劲,但也正在从上个月的暴跌中恢复。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凌晨 12:43(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05:43),比特币上涨 0.8%,至 88,187.9 美元。

比特币受益于12月减持后重新出现的押注

从七个月低点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美联储可能在12月降息的预期重燃。至少有两位美联储官员暗示支持降息,这有助于市场价格的调整。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 FedWatch 工具显示,期货市场目前认为,在 12 月 9 日至 10 日的会议上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为 77.2%,高于一周前的 41.8%。

这一转变引发了风险资产的全面反弹,加密货币也加入了这波反弹行列,尽管其涨幅落后于股票(尤其是科技股)的强劲复苏。虽然加密货币通常与科技股走势一致,但自10月初以来,其与科技股的相关性已开始减弱。

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密货币价格自上月以来持续下跌。散户交易者在10月份的闪崩后依然保持谨慎,机构资金流入也明显减少,美国上市的比特币ETF更是连续五周出现资金流出。

市场目前正密切关注即将公布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以期在12月美联储会议前找到线索。生产者价格指数和9月份零售销售数据将于周二晚些时候公布,而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指数(PCE)将于周四发布。

今日加密货币价格:山寨币领涨反弹

周二,更广泛的加密资产表现略好于比特币,投资者有选择地逢低买入了此前遭受重创的资产。

以太坊 (Ether) 上涨 3.2% 至 2,928.08 美元,而瑞波币 (XRP) 上涨 8.7% 至 2.2523 美元。

受供应过剩担忧和乌克兰谈判影响,油价下跌。

Economies.com
2025-11-25 12:17PM UTC

周二,由于市场对供应充足的担忧超过了对俄罗斯石油运输持续制裁的担忧,油价下跌,而旨在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和平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截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1:46,布伦特原油下跌33美分,跌幅0.5%,至每桶63.04美元。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下跌32美分,跌幅0.5%,至每桶58.52美元。

周一,由于人们对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能否达成和平协议越来越怀疑,导致人们预期受制裁的俄罗斯原油和燃料的供应限制将会持续,两大基准利率均上涨了 1.3%。

尽管市场对俄罗斯的出货量感到担忧,但更广泛的 2026 年供需预测表明,市场供应将更加过剩,多项预测表明,明年供应增长将超过需求。

Phillip Nova 高级市场分析师 Priyanka Sachdeva 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短期内,主要风险在于供应过剩,目前的价格水平似乎容易受到压力。”

由于针对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 Rosneft 和私营石油生产商 Lukoil 的新制裁,以及禁止用俄罗斯原油制成的精炼产品进入欧洲的规定,一些印度炼油商(包括私营炼油商 Reliance)减少了对俄罗斯石油的购买。

由于其他买家有限,俄罗斯正寻求扩大对华石油出口。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周二表示,莫斯科和北京正在探讨增加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的途径。

瑞银分析师乔瓦尼·斯陶诺沃指出:“市场参与者仍在评估最新的欧美制裁是否会对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产生实质性影响。”

即便如此,分析师们主要关注的还是供需失衡加剧的风险。德意志银行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2026年石油日产量将至少出现200万桶的盈余,而且在2027年之前,石油供应恢复到短缺状态的可能性并不大。

分析师迈克尔·肖表示:“到 2026 年,经济走势仍然偏向下行。”

市场对明年疲软的预期持续抵消了此前因和平谈判停滞而带来的支撑作用,后者曾帮助稳定价格。和平协议最终可能解除对莫斯科的制裁,从而释放大量此前受限的供应量进入市场。

然而,由于多位美联储官员表示愿意放松利率政策,市场对美联储将在 12 月 9 日至 10 日的政策会议上降息的预期不断增强,油价因此继续获得一些支撑。

降息可以刺激经济活动并提振石油需求。

萨赫德瓦表示:“供应过剩的担忧正将市场拉向一个方向,而货币宽松政策带来的强劲需求预期则将其拉向另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