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2025 年首次降息之后,人民币兑一篮子主要货币周二在亚洲交易中下跌,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兑美元下跌,跌至一周低点。
这一决定符合预期,因为中国当局正在寻求放松货币政策并保护经济免受美国关税的影响。
价格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涨0.2%,至7.2260,为5月12日以来的最高点,盘中最低触及7.2093。
由于中国零售销售数据疲软,人民币兑美元周一收盘下跌 0.1%。
中国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投票决定将一年期借贷成本下调 10 个基点至 3.0%,这是自 2024 年 10 月以来的首次下调,同时将五年期借贷利率下调 10 个基点至 3.5%。
在紧张的贸易环境下,各大政府银行也下调了存款利率,试图支撑经济。
各银行将短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0.95%。
然而,鉴于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经济学家仍然怀疑中国能否实现5%的增长目标。
在北京和华盛顿讨论潜在的贸易协议时,双方同意暂停大部分关税 90 天,最近几天市场情绪有所改善。
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后,周一美元兑大多数主要货币均下跌。
穆迪最终加入标准普尔和惠誉的行列,将美国的信用评级下调一级,指出美国持续的预算赤字和较高的借贷成本令人担忧。
该消息公布后,美国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至 5%,超过 2023 年 11 月的高点。
高盛发布预测称,今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另外,截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20:10,美元指数下跌 0.7% 至 100.4,盘中最高触及 100.9,最低触及 100.06。
澳大利亚
截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20:24,澳元兑美元上涨 0.7%,至 0.6452 美元。
加元
截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20:24,加元兑美元上涨 0.1%,至 0.7163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