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公布了强劲的经济数据,但由于风险偏好减弱,以太坊周四下跌。
最终数据显示,美国2025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8%,而第一季度则萎缩0.6%。
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20 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 14,000 人,至 218,000 人,为 7 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此前预期为增加至 233,000 人。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杰弗里施密德表示,尽管通胀风险持续存在,但上周降息 25 个基点是必要的,以确保劳动力市场保持良好状态。
以太坊
截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21:29,以太坊在 CoinMarketCap 上下跌 6.1%,至 3,907.7 美元。
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在纳米比亚奥兰治盆地(Orange Basin)的Venus项目,其发现令石油巨头们眼前一亮,也让各国政府憧憬着巨额回报。该项目于2022年2月宣布,并迅速被认定为非洲大陆几十年来最大的发现之一,预计蕴藏约15亿桶轻质原油(API为45°)以及4.8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
人们对该油田寄予厚望:预计产量峰值将达到每天15万桶,预计可维持30至40年。油田所有权结构体现了全球资本和本地资本的混合:道达尔能源公司(45.25%)、卡塔尔能源公司(35.25%)、纳米比亚国家石油公司Namcor(10%)以及英国Impact Oil & Gas公司(9.5%)。对于从未大规模生产过石油的纳米比亚来说,Venus油田代表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到2030年,它可能使该国的GDP增长高达20%。
然而,Venus油田的前景与其面临的挑战密不可分。该油田位于极深海域(水深3000米,距岸线300公里),是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的海上项目之一。此外,伴生气的复杂性也使其成为一场拖延谈判的焦点:纳米比亚希望将天然气输送到陆地以促进国内发电,而道达尔能源公司则倾向于将其重新注入油藏以维持压力,因为岩石渗透性较低。对纳米比亚政府而言,问题不仅仅在于能源,还在于确保长期收入并为国内发电奠定基础,而道达尔能源公司则认为,这会增加一个濒临商业可行性的项目的成本和风险。
道达尔能源公司已根据纳米比亚的实际情况调整了其生产计划。该公司最初提出了一项更为雄心勃勃的战略,将产能设定为每天20万桶,但后来该数字被下调至15万桶。这一调整似乎与该公司更注重价值而非产量的更广泛战略相符,即在七到八年内维持稳定的产量平台期,而不是追求早期的快速增长。这也体现了对战略背景的认识:壳牌退出后,道达尔能源公司几乎成为纳米比亚唯一的主要参与者,任何未来的基础设施(潜在的液化天然气工厂、管道或其他设施)都将主要由其承担。因此,延长生产寿命可以确保在更长的时间内获得回报,以弥补这些昂贵的投资。
这种紧张局势决定了目前正在进行的谈判。总统内通博·南迪-恩代特瓦已将此事置于她的直接监督之下,并成立了一个总统石油部门来跟踪谈判进展。纳米比亚的担忧显而易见:它不想重蹈圭亚那的覆辙。圭亚那政府在1999年与埃克森美孚达成的协议中,只接受了2%的开采权使用费率,而这项协议如今被视为对新兴石油生产商的负面示范。因此,纳米比亚正以更为强硬的姿态与道达尔能源公司进行谈判。道达尔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普亚内强调,要实现2029年投产的目标,就需要在今年年底前做出最终投资决定,而鉴于持续存在的分歧,这一时间表似乎已经难以实现。
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也是一个争议点。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给出的盈亏平衡价格为每桶20美元,但这更像是一种谈判立场,而非现实评估,因为大多数类似的深水项目成本约为每桶35美元。例如,埃克森美孚在圭亚那的项目(深度1700米)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在巴西的盐下油田(深度2000米)就证明了这一点。Venus油田深度超过3000米,总地质深度达6300米,且气油比高,因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由于缺乏关于油藏含气量的精确数据,设计回注和处理方案变得困难,从而增加了成本的不确定性。分析人士警告称,如果天然气储量超出预期,回注可能会大幅降低收益。
壳牌最近的经历发出了明确的警告。2025年初,该公司注销了其在纳米比亚海岸附近的PEL 39许可证上的4亿美元,并放弃了Jonker、Graff和Enigma油井,原因是这些油井储层质量差且含气量高,不具备商业可行性。此次退出表明,并非所有Orange盆地的发现都能得到开发,而Venus油田尽管前景广阔,也难免受到这些地质和经济制约因素的影响。
尽管如此,纳米比亚仍在努力将自己定位为新的能源中心。除了石油之外,政府还在与德国投资者推进一项耗资100亿美元的绿色氢能项目,计划于2027-2028年投产。同时推进非化石能源项目,体现了其多元化战略,其中“金星”项目是基石,但并非唯一支柱。
对于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而言,Venus项目既体现了其在非洲的投入规模,也体现了其风险。目前,非洲大陆占其运营产量的一半,并占据其勘探预算的最大份额。其增长目标集中在纳米比亚、安哥拉和加蓬的液化天然气和海上石油。但纳米比亚项目体现了前沿勘探的挑战。该公司在因政治和环境挑战放弃开普敦附近的海上开采许可证后,于2025年退出南非,凸显了该地区运营环境的脆弱性。
地缘政治因素又增添了另一个维度:中国已成为纳米比亚铀矿开采的最大外国投资者,并在可再生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积极活跃。非洲能源商会已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以促进中国参与能源项目,这表明了非洲大陆的战略转移。对于道达尔能源公司而言,任何与政府的延误或纠纷都可能使竞争对手得以加强其影响力,从而可能削弱这家法国公司的长期地位。
因此,维纳斯项目既是一次非凡机遇,也是一次严峻考验。理论上,到2030年,它有望大幅提升道达尔能源公司的现金流,并重塑纳米比亚的经济轨迹。但实际上,它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需要制定平衡投资者回报与国家雄心的财务条款,以及动荡的地缘政治环境,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解决。如果天然气、收入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能够尽快得到解决,维纳斯项目有望成为本世纪最具里程碑意义的石油项目之一。否则,它可能会成为又一个案例,证明大规模的前沿能源机遇如何在成本、政治和竞争的重压下受阻。
由于科技板块,尤其是人工智能股持续承压,美国股市周四下跌。
今天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2025年第二季度GDP终值环比年化增长率为3.8%,而今年第一季度则为收缩0.6%。
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还显示,截至 9 月 20 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 14,000 人,至 218,000 人,为 7 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此前预期为增加至 233,000 人。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杰弗里施密德表示,尽管通胀风险依然存在,但上周降息 25 个基点对于确保劳动力市场保持良好状态是必要的。
截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15:59,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 0.1%(21 点),至 46,100 点。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0.4%(25 点),至 6,612 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0.4%(98 点),至 22,399 点。
由于美元兑大多数主要货币走强,且投资者评估中国针对该国铜冶炼行业的监管举措,铜价周四下跌。
中国官方媒体周四报道称,由于创纪录的低处理费侵蚀了企业利润,中国——全球最大的铜冶炼国——正在探索加强对产能扩张的监管。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陈学勋在周三的会议上表示,低加工精炼费(TC/RC)是该行业面临的“最突出”的挑战。
他补充说,矿商支付给冶炼厂的费用受到了中国所谓的“内卷式竞争”的影响——这种激烈的竞争极具破坏性,甚至损害了行业本身。此前,冶炼产能大规模扩张,速度超过了铜矿供应,限制了精矿的供应。
陈志坚表示:“内卷式竞争损害了行业利益,也损害了国家利益,铜企业必须坚决反对。协会已经提出了严控产能扩张的具体措施。”
7月初,中国决策层承诺治理“价格无序竞争”,这为产能过剩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带来了希望。这一声明当时推高了锂和煤炭等大宗商品的价格。
然而,尽管铜产量较 6 月份的历史高点下降了 2.5%,但 7 月份铜价几乎没有变动。
此后,加工费已跌至历史低点,一些中国冶炼厂同意根据长期合同以零费用为智利安托法加斯塔铜矿加工铜。自去年12月以来,现货加工费/参考价一直处于负值区域。
在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下调其在印尼的铜产量预期后,中国冶炼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面临的风险加大,分析师称此举导致全球铜价上涨。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周四 10:09,伦敦金属交易所三个月基准铜价上涨 1.02%,至每公吨 10,442 美元,此前一度触及 15 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据中国有色金属报报道,周三的行业会议的与会者包括金川集团、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中国铜业、大冶有色、中国五矿和紫金矿业等中国主要冶炼企业。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截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15:43 上涨 0.5% 至 98.3,最高触及 98.3,最低触及 97.7。
截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15:37,12 月铜期货价格下跌 1.1%,至每磅 4.76 美元。